作文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作文: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应用文 | 散文 | 美文
接下来请你和我们一起深入探索"窗与镜作文"的各个要点。成文能力的提高是增强汉语整体水平的关键,通过写作可以训练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写好一篇文章需要句理清晰,满足篇章的条理性,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需要花费你多少时间和心血呢?
窗与镜作文【篇1】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林清玄
我们的生活与窗和镜分不开。凡是房子必有窗,透过窗子我们才能看到外面世界的明亮,是窗子沟通了我们与外面的世界,让我们一览这世界的缤纷;如果没有窗,恐怕我们的人生也会黯然失色许多。
卞之琳透过窗子看到了桥上的风景,于是便有了“明月掩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李白透过窗看到了一轮明月,勾起了相思无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留传至今。
你,我,他透过窗看到了精彩的世界,大大的世界就在这小小的窗中定格。转身来到梳妆台前,在镜中看到了自己。
镜子,是女孩子的好伙伴。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会伤心落泪。它是你最忠实的伙伴,毫无保留地将你看不到的自己展现。每次面对镜子,我都不由想起:当年的木兰也是这么对镜帖花黄的吧!是镜子让她更美,也许也是镜子让她懂得去改变: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沙场之上成为一代巾帼英雄才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当然,不只是女子离不开镜子,所有人乃至王侯将相也离不开镜子。唐太宗李世民曾这样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把各式各样的东西都当作是“镜子”来反思自己,从而找到最好的自己,成就了一段盛世。
窗与镜,本源相同,但工艺不同,也造就了用途的不同。窗,让我们关注外在。如果做人眼中只有自己,看不到他人,那就像没有窗的室内,心灵也会黯然无光。只有常关注他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会使我们熠熠发光。而镜子则是帮助自我反省,是“吾日三省吾身”,是自我修养的提高,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窗与镜,我们都需要,只有如此才可内外兼修,玉质华盖。
看外面缤纷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窗,使我们看的长远;面对自己,我们需要的是镜子,使我们更容易看清自己。
抬起头,透过窗看到了小雨淅淅的街道,很美;低头刹那,从镜中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别有一番韵味。
窗与镜作文【篇2】
说起窗子,便想起心理医生常用的一个小测试:让人们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小房子,心理医生会根据你所画的因素来判断你的内心世界。当然,窗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窗的有无可间接透露你内心是否封闭。
的确,窗的作用就是沟通房内外的世界。打开窗扉,你可以在阳光中看到自己的房子,可以欣赏到房外的五彩缤纷;也许有时遇到的是狂风暴雨,你的心会受伤,但这都是一份历练,将使你的心变得更坚强。
窗是一种含蓄的观望,是一种三思的人生态度。它不像门一样直接、开放。窗就像一位害羞的女子撩开一角面纱,观察屋外的天气是否适合自己的出行。透过窗子与外界进行眼神、言语的交流,使自己更进一步了解未来,而不至因为冲动摔得满身泥泞。窗,也让外界对自己有所了解,却也不至于完全摸透。神秘而小心翼翼地窥测,这便是窗的魔力所在。如此看来,窗真是一种设计巧妙的工具。
镜子
从古代的'铜镜到现代的玻璃镜,镜子的演化让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自己。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态度值得鼓励,只是自视实在不是一种全面的自我改革的途径。正如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眼睛、鼻子、后背,自视会使人们忽略自身很多缺点。于是,镜子出现了。
唐太宗曾把魏征比作镜子,这当然是个老掉牙的比喻,但也揭示了镜子在精神领域的含义——是一些了解你的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别人对你行为上的反馈就是镜中的信息,就像我们自我改正的有力依据。生活中也会有哈哈镜,有的会麻痹你,有的会打击你,这便需要时间为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明辨是非,在错综复杂中找到真我。
镜子,是一种自我审视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声的修正与进步。镜子会阻隔你延伸的视线,却把你的视线反射向你眼里,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肆意观望。观镜时,不必感到自卑,也不必自傲,那就是一个真实的你,请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你付出什么,它便回赠你什么。多么神奇!
小结
窗子是心有多远,视线就能走多远;镜子是心有多真,视线就反射得多真。窗镜合一,是一种至高的态度,它能练就一颗通透的心、坚强的心。在镜子前整装,在窗子前观望思考,然后出发吧!人生的旅途将在窗、镜映照下更加光明。
你透过了谁的眼睛
一只驴子在破旧的茅草屋里低头转圈,头套缰绳日夜不停地磨面,孜孜不倦自安天命。其它的驴子总借故嘲笑它们愚笨无知,“你整天只知低头磨面,根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会毁掉你自己的!”而这只驴子却说:“你们有再活泼的脑袋我也觉得只有磨面之用。”动物世界的奇谈听罢不禁莞尔,却始终无从盖棺定论孰是孰非。它们的看法及价值判断的不同归根于看待问题角度和方式的不同。
于磨面的驴子而言,它透过了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犹如面前立了一面镜子,它透过镜子看到了自己低头的姿态,夜以继日围着石磨转圈圈,便觉得自己的世界本是如此,安于现状。若此驴子可以透过其它驴子的眼睛看世界,别人的眼睛就是自己的窗子,它将透过这明窗看见外面世界的辽阔和精彩,意识到自己若尚有余力就应跋山涉水另闯天地。
镜子与窗子,自见与他见,看到的世界于自身而言都是真切的却未尝是完全真实的。犹如井底之蛙的一小圈天地与雀鸟眼中的辽阔天宇,都是它们亲眼所见的反映,只是透过不同的眼睛而得出大相径庭的答案。
而你,又是持着怎样的器具看世界?
透过自己你的眼睛,你看到了身上引以为傲的闪光点和局限于个人认识的灰色调,你也看到了内心深处的考虑和徘徊,千结百转自己心知肚明。透过他人的眼睛,从多方位审视你和世界,你可以窥见他们眼眸中倒映出的模样,有真实客观的时政要点和龌龊可憎的社会阴暗,可以看到他们眼中你笑意灿然的模样和眼角眉梢若无似有的一抹哀愁。
透过国人的眼睛,看到了幅员辽阔的疆城和富饶的资源,“地大物博”一词便华丽地被国人盛请出来成为头顶的光环。奥运会的佳绩成为国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谈资。而透过世人的眼睛看到的是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水平的相距甚远,51块金牌也掩饰不了国民身体素质的孱弱。如此,自见与他见相结合才能还原真实的中国和世界。
昨天,你曾透过谁的眼睛看世界,看见怎样的自己和世界,这已无关痛痒。
今天,明天,让我们透过自己和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和世界的全貌,让镜子和窗子折射出世界的真实和精彩。
你,看自己和世界了吗?
窗与镜作文【篇3】
开一扇窗,窥破世俗。
拥一面镜,看清自己。
漫长人生路,定有万千尘埃飞屑迷心乱眼,若是不能透过雾霾层层,看破真心真我,那便会在迷茫的路途中逐渐腐朽凋零,迷失自我。唯有在眼中开一扇窗,在心中拥一面镜,方能在尘世嚣狂中,救赎出灵魂的静谧与心灵的安稳。
开窗,明世事。
真知灼见往往深掩于世俗自然,只有不拘泥于自身对思想的禁锢与捆绑,才能窥破隐藏在世界深处的终级奥秘。在面对恢弘瑰丽的大自然时,大多人所看见的只有自然之美,只是在简单地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达尔文并不同于世人,他不仅看到了大自然表面的雄伟壮丽,更是透过了无形的墙,窥探到了生命的奥义,找出了贯穿于生物不断进化中的真理,著成《物种起源》一书,为人类对生命的理解上展开了新的篇章。
闭窗,失真知。
曾经的天朝上国,是多么地骄纵与不可一世。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国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外来者皆为蛮夷,不愿去接纳吸收那认为的蛮夷文化,而是闭窗闭关锁国,锁死了交流与发展,也锁死了光明与希望。在洋人用枪炮轰开这扇孤闭的国门后,人们终于醒悟,可那时,却早已亲手埋下自大与愚昧的种子,无法挽回。
拥镜,知真我。
物质的世界,难免有举不胜举的诱惑与陷阱,若是在前行的路上丢失了本心,迷失了本我,又何谈走完那段艰辛的路。若是连方向都迷失了,又何异于自取灭亡呢?唯有在心中拥一面镜子、才能让灵魂与思想在混乱的旋涡中找回自我。
破镜,失本心。
项羽,一代英杰,才能惊人且胆识过人。本可成就一朝霸主,却因缺少一面心中的镜子,只看到了自己的才能与胆识,却没看到自己的刚愎自用,最终在凄凉的楚歌中,走向了人生末路。
开窗,拥镜,达世事。
参世,知我,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