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教学反思精选(7篇)

  如何写教案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呢?身教重于言传,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老师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教时,就需要准备一份教案了。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快进入重点内容,本篇文章是留学群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古诗绝句教学反思”,请不要忘记将本网页的链接收藏到您的收藏夹或书签中!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篇1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三、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对古诗了解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梯度: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浅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两句意思学生比较难以表达,所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

  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看看,又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学第四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这时诗人又低头一看,门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猜猜哪个字是“停”的意思?这些船都是从遥远的东吴行驶而来的。哪个词说明这些船行驶的路途很遥远?我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篇2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对古诗了解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梯度: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浅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两句意思学生比较难以表达,所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看看,又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学第四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这时诗人又低头一看,门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猜猜哪个字是“停”的意思?这些船都是从遥远的东吴行驶而来的。哪个词说明这些船行驶的路途很遥远?我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然后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刚研读文本时,没发现有什么空白点,但随着研读的深入,发现文本的空白点还是有的,如第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里就含有说话训练点,这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不就是在歌颂美好的春天吗?于是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后我设计了学生想像说话: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飞来飞去,跳来跳去,嘴里不停地鸣叫着,好像在说——。

  课后,听课老师向我提了条非常好的建议:在背诵这个环节中,如果让学生跟着情境背诵,把原来的配音去掉,那这个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这个课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会更好。真是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啊!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篇3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三、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篇4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描写春天的写景古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让我们遐想无限,此番美景,令人向往。何不以此美景入题,于是我改诗歌既定的教学模式: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为“读背、颂写”。

  一、读背以欣赏“老师作画”入题:

  欣赏此诗毛笔书法,感受美。重点字、易错字的分析。

  3、加油古诗纠错,认真练字,努力加油!

  1、将这首描景美诗背给父母听。

  2、准备绘画用品。

  此课的设计不仅进一步教育了孩子们背诵要有方法,练字要学名家,而且与美术课完成整合,将古诗、书法、绘画融于一体,一举三得,一切美好的设想都在实践后发现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1、对作者和课题以及诗的写作背景应作适当的介绍,或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

  2、对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学生们通过看图、朗读、想象、理解较为透彻,但对古诗本身的对仗美、音韵美等的感知对学生引导不够。

  3、在书法指导上,如果能从书法视频中观看名家书写时的起笔、顿笔、收笔,将更能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

  每每讲古诗,总是觉得一节课40分钟太短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我也是意犹难平,这些感受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篇5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古诗不仅色彩美——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而且结构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对仗运用得恰到好处,耐人寻味。

  理解诗句的意思,按照传统的方式,先理解字词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如果学生理解上有问题,我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理解。比如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结合《补充》上的练习,通过出示挂图激发灵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学生表达的比较到位,基本没有偏离古诗的意思。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篇6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三、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篇7

  1、一、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绝句二首》是北宋诗人关澥创作的组诗作品。

  3、两个对一行,窗含对门泊,黄鹂对白鹭。

  4、小学一,二年级学的杜甫的古诗绝句有:

  5、第二首通过对作者官小而可以安心做江南之梦的抒写,表现对疏懒自在的生活感到心安理得无失意之感,实际则透露了作者不甘心无所作为而又无可奈何的神情。这两首诗写日常生活中的闲趣,平直浅显,无多深意,构思巧妙,颇多含蕴。

  6、绝句二首

  7、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0、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

  11、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

  12、绝句二首其一

  13、关澥。字子容,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关景仁之子。宋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官余杭令。

  14、五、《绝句》杜甫

  1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6、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安史之乱中,杜甫避难于蜀中。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旁建起一座草堂,备尝艰苦的一家人暂时安定下来。在杜甫的一生中,浣花溪畔草堂里的生活是一段愉快的时光。但是,即使是在这难得的安宁中,诗人也无时不关心着尚未平息的中原战火,期待着早日返回故乡。在这首小诗中,杜甫通过描写明媚艳丽的春天景色,深沉地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17、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草,丽对香,泥融对沙暖,飞对睡,燕子对鸳鸯。

  18、江南小雨,乡村小船归来,菖蒲的叶子已长大了些,村里响起缲车之声,楝花也在处处开放。

  19、二、李清照《夏日绝句》

  20、意思是: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原诗如下: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21、作者:杜甫

  22、《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经久流传的组诗作品之一。第一首写于四川成都草堂,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第二首是江南

  23、第一首写的是诗人忆念中的江南之春:小艇,雨点,缫车声,楝花风,这些零散的印象和梦忆的片断组成了一幅完整的江南乡村的风景小品。

  24、这是昔日我来到江南时所见,而对这清新生活的留恋,只能存在梦中了。

  25、为报邻鸡莫惊起,且容残梦到江南。

  26、我这个小小的寺官,还没有上过朝参见皇帝,正因如此,我可以在春日里睡到正午。

  27、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8、绝句二首其二

  29、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竿春睡酣。

  3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1、四、《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32、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3、作者简介:

  3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5、三、《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36、只希望邻居家的鸡,不要啼叫惊醒我,让我把关于江南的梦继续做完。

  37、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对死,人杰对鬼雄。

  3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40、作品原文:

  41、两个对一行千秋雪对万里船翠柳对青天白鹭对黄鹂

分享

热门关注

押韵表白藏头诗大全集(24句)

表白藏头诗

重阳节的诗句汇总(四篇)

重阳节诗句

抒发爱国情怀的唯美诗句58句

爱国古诗

最美的生日祝福语诗句22条

生日祝福语诗句

伤感诗意说说(分享151句)

伤感诗意说说

古诗词教学反思精选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反思范文大全简短精选3篇

古诗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反思范文1000字精选

古诗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简短合集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

[参考]古诗所见教学反思700字精选

古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