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简史读后感(精选3篇)

2023-09-28 15:17:05 生命简史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阅读就好像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的钥匙,作品令我感慨居多。 阅读之后,写读后感有助于我们细致地理解书中的内涵。留学群编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为您编辑出这篇“生命简史读后感”的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升自己的能力!

生命简史读后感 篇1

  读完理查德。福提写的《生命简史》,我对人类、万物及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了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的认识。

  这本书描述了生命进化的40亿年的历程。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伟大的生命一步步从海洋走向陆地、从低级走向高级,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上,绘制着绚丽多彩、光辉照人的历史画卷。

  书中列举的一些事实令我震撼。水蒸汽得以凝结成水滴,这些水滴通过不断汇集凝结而形成了原始的浅海。这不禁让我慨叹自然之神奇,一定条件下,矛盾可以共生,孕育伟大生命的摇篮。还有更令我吃惊。“生命初期环境由于中世纪的人们描绘的地狱一般,那是一个炽热的充满强酸的世界,大气层中几乎没有氧气,硫磺从火山迸发出来,同时还伴有陨石慧星激烈的碰撞。”多么恐怖的情景,现存的所有动植物在那样的环境中绝对没有办法生存。然而,45—38亿年前,我们最原始的细胞(这里称为细菌也许更合适)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吸取养分,利用能量,挣扎着生存,一点点进化。这真是一首浩翰的生命史诗呵!还有一个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说法,做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而为我们所不屑的蛆虫,在几十亿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是一个个小小的平凡的细胞而已。我们所蕴含的元素是完全一样的,这让我对一切生命都充满了敬畏,我们不应小觑任何生物,正如庄子所讲:“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为我一。”“存在即合理”,自然的法则从不偏袒任何生物,只是时间驯服了整个世界上不断进化、变异的生物。

  穿梭于生命演化的'历程,感受着自然的神奇,有时,我的脑海会冒出泰戈尔的句子:“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几乎成了一咱信仰。合上厚厚的书,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大楼,看着路上甲壳虫似的小汽车,我不禁哑然失笑。如果说生命的演化史是个时钟,那么蓝藻大约出现在凌晨两点,无脊椎动物大约出现在上午十点左右,人类则像灰姑娘一样,在整个戏剧即将终止的十二点的前一分钟才登上舞台,可是我们才几秒的时间就以极大的加速度将地球造成一个以人类为主的世界,这是应悲哀,还是应庆祝?

  我不再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而紧张,因为我仿佛看到人类灭亡后,自然又以自己的行事发展,细胞、组织、躯体、动物……那些哭喊着:“救救我们的自然母亲”的人员是不懂的,自然有什么好拯救的呢,它没有什么感情,更不会因为某种生物的灭亡而停止自己的发展。真正该被拯救的恐怕是冒昧的人类吧!

  可是人类有情,谁也不愿看到浩翰的人类文明、人类科技被自己的双手毁灭。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在人类灭绝后,要上亿年的时间才能再出现像人类一样智慧的生物。

  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生命简史》,想想吧,我们就是这亿万生命的集合:在身体里面,流淌着他们的汁液,凝聚着他们的活力,保护着他们的追求……

生命简史读后感 篇2

  当旭日亿万次升起后,人类的祖先走出了丛林,开始了历史的第一篇章。

  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的给火添柴,有的奶孩子,有的准备出发去收集野果或捕猎野生动物,有的正在把石头一点点凿成工具。尽管这样,他们的生活依然困苦——刚出生的孩子可能没有奶喝,为了群体被杀;人们可能搜集不到食物而饿肚子;草原上最强大的捕食者,如狮子,可能会在夜晚袭击......尽管这样,人们还是凭借着智慧与勤劳,征服了非洲,成为了生存与繁衍的胜者。

  接着他们开始北上,到达欧洲、亚洲、美洲......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文化,人类文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期。

  在如今这个日益变小的世界里,思想、商品与人类可以轻松跨越万年以前无法逾越的海上屏障,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在人类文明早期,每一次迁徙都可能会花上数万年的时间,但这无法阻止人类前进的脚步。定居后的人们并没有因为缺少了野外生活的危机重重而失去生命力,反而还因定居生活的安逸进一步发明、完善各种科技文化。从第一次绿色革命到四大发明,再到登上月球,人类一直在进步,一直在迸发着生命活力。

  杰弗里的《世界简史》仅有450页,可是它却可以自然地阐述人类“从非洲到月球”200多万年的历史,作者的概括能力可见一斑。杰弗里巧妙形象的比喻也是此书的一大特点,原本枯燥的世界历史因杰弗里的文采、译者的用心而活泼了起来。对于文明的评价,杰弗里始终持客观态度:不袒护、不夸大、不胡说。《世界简史》就用这种方式,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与世界相遇的同时,我们也正在创造着世界”。两万年的脚步,人类最平凡、最有生命力的史诗。

生命简史读后感 篇3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读后感800字: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是北岛主编的“致孩子”系列丛书之一,是定位于给孩子的科普书籍。其实,本书同样适合于对进化生物学感兴趣的成人,尤其是肩负“传道受业解惑”职责的教师。阅读,感悟生命的简史,有两点体会比较深刻。

  一、本书是集“科学性”、“文艺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优秀科普著作。

  科学性。苗德岁是获得古生物学界著名奖项“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首位亚裔学者,拥有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博士学位,也是《物种起源》的译者。作为专业学者,作者在介绍生命起源和演化历史时,讲述了达尔文的科学考察、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古生物学家的化石研究等重要研究和发现,普及知识的同时,也帮助读者一窥科学研究的真实面貌。更重要的是,也弘扬了科学家在探索研究中锲而不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文艺性。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处处可见:揭示化石“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调侃达尔文“有意栽花花不开”,孟德尔“无心插柳柳成荫”;形容生物灭绝与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借用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冰与火》,席慕蓉的《一颗会开花的树》表达自己的随想······等等,古今中外诗文引用信手拈来,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恰到好处。

  趣味性。本书作者注意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孩子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这一天问。“大海啊,生命的故乡”,生命的“诺曼底登陆”,“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真好”,“两栖动物适逢其时”,“古生代生物大发展的强弩之末”等有趣的小标题引人注目。第四幕“生命的历程”中各种动植物的复原图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仿佛亲眼见证了生物的历史演进。

  二、感恩自然,珍惜现在。

  大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有时候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是自然界的生命一直在百折不挠地前进着、演变着。从最初的简单生物到如今纷繁多彩的世界,演进的生命历经了无数次“冰与火”的洗礼,值得人们敬畏,让人不由得感叹:“生命演进史是如此的壮丽恢弘!”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严酷的大灭绝事件中,作为“漏网之鱼”幸存下来的我们,又是何其幸运!所以,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面前,生活中的纷纷扰扰根本不值一提,要放宽心胸,感恩自然,珍惜现在!

分享

热门关注

人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2篇)

人的教育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4篇

君主论读后感

最新感恩幸福读后感分享五篇

感恩幸福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范本11篇)

《复活》读后感

2023帝国读后感(锦集十一篇)

帝国读后感

时间简史读后感十三篇

时间简史读后感

时间简史读后感14篇

时间简史读后感

时间简史读后感集合13篇

时间简史读后感

最新时间简史读后感11篇

时间简史读后感

时间简史读后感模板

时间简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