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你是否曾为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感到困扰呢?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观后感就是把我们真实的体验进行记录,如何写出好的观后感,关键在于“感”字。在看与感觉等同重要,在这里的资料中,你可以找到与你所需的相关内容“1921电影观后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成为你灵感的源泉!
1921电影观后感(篇1)
电影《1921》是一部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性剧情电影,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的故事。1921年注定是一个被历史永久记录的一年。1921年7月23日浙江绍兴,一艘摇曳在江面上的画舫,成了改变中国人命运的起点。就在这一艘普通的小船上,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中国人民乘风破浪,开启焕然一新的征程……
电影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达对妻子说:“我们没法选择国家,没法选择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理想。”正是无数的先辈们拥有同一个崇高的理想,不怕流血牺牲,才有了现在愈发强大的中国
《1921》特别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演员演了谁,而是用一种能量牵引,组成了电影和历史的重要核心,那就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名为希望。电影也是这样的一种艺术,鼓舞着新时代的青年,回归初心,不忘使命,这是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仪式感。
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诞生了。我们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我们开启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并在1936年,完成战略大转移,结束了长征。1946年,经历了三年多解放战争的人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了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全部领土,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1949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前,激昂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党的历史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回首过去,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内外交困的解放战争,寒风刺骨的长津湖战役,步履艰难的抗美援朝战争……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也绝不让敌人迈进我们的国界一步!《冰雪长津湖》纪录片令我久久陷入沉思。我实在难以想象人原来有这么顽强的毅力,能在接近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穿着薄薄的衣裳,卧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化作冰雕也依然保持时刻迎敌的英勇身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震惊了世界。病毒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席卷而来,四万多名医护工作者不畏险阻,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驰援武汉,共击疫情。中国以坚决果断的勇气和决心,采取前所未有、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成为世界上最快将疫情控制好的国家。电影《中国医生》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背景,全景式记录了从疫情爆发到确诊归零的过程。让我落泪的,是小女孩站在家楼下,接过爸妈的遗物,哽咽的问道:“一个人没有了爸爸妈妈,她该怎么办呢?”是啊,她该怎么办呢?那是得多绝望啊。我们安享太平,是因为在祖国的怀抱里,有太多可亲可敬的逆行者在用生命守护。他们奉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人民有需要,我们必须挺身而出,为人民的健康付出终身!
百年来,党和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永葆初心和使命。一个个历史时刻,一段段拼搏故事,见证着百年风雨的光荣与梦想。此刻的我们站在历史交汇点上,踌躇满志。
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百年后的现在,中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如今的盛世,是烈士们,是中华儿女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怎能不热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将完成先辈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身躯里也流淌着老一辈的血液,青年也当继承前辈们攻坚克难,以国为重的精神。
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努力。担起国志大任,继续完成我们的远景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将跟随中国青年遍及全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掀起波澜。影响世界,弘扬国威,年轻的你我都该有这样的追求。中国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几代青年,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有机会把整个世界当做想象的行动空间,去一展拳脚、实现抱负。新的征途里,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只有以豪迈志气,铮铮骨气,奋力拼搏,自我超越才能铸就更加辉煌的中国未来!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吾辈当自强!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1921电影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21电影观后感(篇2)
《1921》是一部经典的电影,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变化。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杰克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这个年代,美国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社会阶层的分化、股票的发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等。杰克也经历了这些变化,他从一个平凡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富有的商人。
在电影中,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代,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理想也逐渐破灭。电影中描绘了很多社会阶层的分化,有些人成为了富人,有些人成为了穷人。这让我感受到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努力追求自由和平等。
电影还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重要性。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美国从一战后的废墟中恢复过来。在这个时期,美国制定了一些重要的法律和政策,比如《辛丑条约》等等。这些法律和政策对美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1》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希望我能够多看电影,了解历史,为我们的未来做出贡献。
1921电影观后感(篇3)
1921年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它是一部经典的历史电影,讲述了美国资本主义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发展过程。这部电影让观众了解了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观众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优缺点。
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美国社会的不同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例如,电影中描绘了当时美国的总统华盛顿,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电影还描绘了当时的美国人民的生活,如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观众可以看到美国社会的多样性,认识到了美国的文化差异。
总的来说,1921年电影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让观众了解了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观众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优缺点。这部电影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921电影观后感(篇4)
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1921》,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诞生过程。我被这一群有理想的年轻人勇挑重担,为国家找寻出路、不负韶华的使命感深深打动了。
“一个国家最悲哀的是,读书人不能抬起头”。影片中,何叔衡讲述他为什么参加革命,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他同窗的故事,他考上秀才后,之后的考试没过,他依然是个秀才。但他的同窗不一样,很顺利,经过层层考试,终于到了殿试,回来后何叔衡问同窗,有没有见过太后,同窗说没有,因为不允许抬头。说着竟落下了眼泪,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受到了重击,他的愿望就是希望读书人能抬起头,自由地看他想看的世界。读了这么多书,活了这么多年,却连腰杆都直不起来。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所以他毅然决然的参加了革命,就为了有一天可以抬头挺胸的做人。
李达讲述着他们抵制、销毁日货,当拿出火柴时,才发现连火柴都是日本生产的,那种绝望、无奈,多么的讽刺,“偌大的一个国家,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这也成了他心中的一个火种,要自己去当火种,去点燃国人,点燃中国。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国家,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毛泽东在小巷偶遇一对外国人庆祝法国国庆日,自己被赶了出来,围墙内外俨然是两个世界。望着天空那点点烟花,如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毛泽东,情不自禁地奔跑在上海街头。融合儿时的他对传统封建的对抗和逃离,更是强化了他如今的行为,奔跑不止于跑,而是追逐理想,奔向希望,奔向美好未来的开始。
影片中有一处意味深远的画面,当镜头扫过李达和王会悟的住处时,总会出现一个眼神清澈、笑容天真的小女孩,而在电影的结尾处,时光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这个小女孩又再次闪现在镜头中。这时光交替的一幕,既是对革命往事的回首,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新的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党的诞生,并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以信仰和热血铸就的言行。通过观影,我深刻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工作生活中,需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积极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1921电影观后感(篇5)
关于建党节的来历,曾听故事是有人询问毛爷爷当年具体是哪一天召开的一大会议呢?毛爷爷想了想说具体是哪一天记不得了,反正是在七月,那就定为七月一日吧。今年是2021年,距离党的成立已过去了百年,如今的人们过着平凡的日子,一起为建立小康社会努力着,回首百年前,破碎山河,内外动荡,前路未知,但有一批热血青年走在前列,探索着,摸索着,并为之努力着。如果今天难以想象当年的画面,那就去看看电影《1921》吧。
一、曾经的秀才,如今的革命者何叔衡
1902年考中秀才,而后愤于衙门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种田、教私塾。于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蔡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并参加革命。
影片中的何叔衡被好友们称作何胡子,初看时他颇具旧时先生气质,身着长马褂,戴着小黑帽,站在围观焚书人群中痛心疾首,而后愤然站出慷慨激昂。
再见他出镜时,是前往上海参加一大会议的汽车上,镜头在穿着西装和皮鞋的行人和他之间来回切换。短短的小片段,旧时读书人面对新式的冲击,内心的挣扎和迷茫,不安又坚定。
第三次出镜是在女校中停电夜谈,众人好奇着这个比他们年长十多二十岁的旧时秀才的故事,想听他为什么要入党参加革命。“以前有个同乡中举面了慈禧,我们就问他慈禧长什么样呢?同乡说,我们都跪着不能抬头。”他干革命,是为了能让读书人抬起头来,更加体面,更加自由。当听着何叔衡在电影里讲出这段话的时候,突然脑子里回想起小时候念“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更觉得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才知何为挺直腰杆。
二、世界的参差,法国国庆日的狂欢
整部影片要说最华丽夺目的场景,我一定要给法国国庆日那一晚的“大世界”投一票。身着华服的异国人,拿着自己国家国旗和气球在街头行走,曼妙的歌声伴随着让人沉沦的华灯,远处的烟火砰砰,舞台上的小丑使尽全力表演……“东方巴黎”在这一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另一边的镜头里,是新奇后稍显愤怒和迷茫的年轻人,通过他的脚步,回到那个停电了的女校住处。
繁华热闹与落寞清冷,欢声笑语和摸黑夜聊,无声的对比透露着国家之间的参差,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无力感涌上心头,此时更知革命的意义。
三、站在屋顶,拥抱晨曦
作为这部剧戏份较多的一组演员,黄轩和倪妮这一组以参会人员的角度展示了共产主义思想对当时文人的影响。
平日里看着斯斯文文的李达,在一念到共产主义相关内容时便会慷慨激昂,会为改一个翻译词汇涉险通知,会为未来发展和国际代表据理力争……
而其中最让人动容的,是李达与王会悟搬到新家时时和对面的小女孩对望,是李达通宵翻译后站到屋顶,橙色的阳光刚好铺到他笑得和煦温柔的倦容上,是李达教王会悟怎么和女校校长沟通时揉脸的宠爱……
高高的屋顶上,阳光刚刚冒出头来,屋对面的小女孩眼睛清澈,路上来往车辆的小铃铛唤醒沉睡的人们,这一切看起来那么平和安宁,充满希望。
电影《1921》的内容远不止如此,他从多个层面全维度地展示了1921年一大召开前后的情景。从学生运动到工人罢工,从军阀势力到租界异国,从国际共产组织到全国各地党员,从……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活着本就不易,而要挺直腰杆怎么活下去更是艰难。但在这一片茫茫深雾中,一切有了新的方向。
看完电影后,我在想要怎么给身边的人介绍这部电影呢?
或许你是小粉丝,《1921》里面基本每一分钟出现一个叫得上名字的明星,出现时长较多的有陈坤、黄轩、倪妮、倪大红等演技扎实的演员。
或许你是电影爱好者,这部影片的摄影指导可是曹郁,拍出来的画面恢宏大气,一段混入法国人群中,看到法国民众庆祝国庆的游行而后在上海奔跑的镜头简直可以封神。
或许……
但这终究是一段我们不能忘怀的历史,在衣食无忧、祖国安定的当下,曾经的血与火才在今天格外鲜艳。
1921电影观后感(篇6)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陈独秀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知识分子,直到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陈坤饰演的陈独秀,我才真正认识到陈独秀先生随时保持对革命的热情、随时对眼前的中国而愤怒、随时情绪激昂且头脑保持清醒的一面。否则他不会因亲自上街发传单而被捕,不会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发表一系列文章,提出反蒋抗日。陈坤将这个热血的陈独秀饰演的太好了,在他所说的每一句台词中我似乎能感受到一团火在燃烧。
令我印象颇深的一场戏是王俊凯饰演的革命烈士邓恩铭在老虎凳上受刑的场景。老虎凳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具,通过在人脚下垫砖头使其双腿绷直抬高对膝关节形成巨大压力,直到人的腿骨折断。在观看这个场景的时候,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痛苦,致敬先辈!
1921年,李大钊、何叔衡、邓恩铭等这些无产阶级革命斗士,突破重重险阻,但最后还是壮烈牺牲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1年只是开始,但有了这个开始就像一个绽放的烟火,瞬间释放了所有的能量。在接下来的28年里,我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斗争,我们在不断地扩大,不断地强大。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胜利了。如今的我们走到大街上,看着那繁华似锦的街道,心中充满了自豪!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我们要像那些革命烈士一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921电影观后感(篇7)
7月13日,万里无云,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去电影院看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作《1921》。
本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当时中国积弱,而清政府却被强大的西方国家逼着签了一条又一条的不平等条约。这时,中国的大部分国土已被挖掉,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市区代表纷纷站了起来,在一位叫李达的代表家中开始了“中共一大会议”,这也是全中国的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也是中国卷土重来的第一步。
可是,就在会议进行得热火朝天之际,一位神秘男子闯了进来,开会的人们顿时惊慌失措,接着,一位名叫王会悟的代表立刻发表意见,要求紧急转移开会地点,于是有人提议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去开会,各代表都表示赞成。
最后,在毛泽东和李达的帮助下,大家顺利到达了嘉兴南湖。代表们历尽千辛万苦,将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会议成功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困难。所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用行动报答祖国。
1921电影观后感(篇8)
刚放暑假,爸爸神秘地告诉我,今天我们去看一部伟大的电影,我怀着好奇心走进了电影院,原来这部电影叫《1921》,讲的是首批中国共产党立志救国的故事!
开始,整个屏幕是黑白的,炮火连天、飞沙走石,外国人的飞机大炮对着中国人轰炸,不计其数的中国人倒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画面转到爱国人士陈独秀在监狱与李大钊的对话: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我感觉到他想救国的决心。他出狱那天,看见人山人海的爱国青年学生静静的在门口等他,应该是都在等他号召吧!还有李达,他翻译了《共产主义宣言》,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但我知道应该和救国的方法思想有关系吧还看见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作为湖南的代表,积极地在街头宣传救国。当一大批各地爱国人士代表准备在上海召开中共第一次会议时,被国外和国内的反动势力给发现了,到处抓捕及杀害,于是,他们转到了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13双手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它像一个红太阳,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鲜红的旗帜上,一把镰刀和铁锤似的图案便是党旗,他是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鲜血染成的。当开完会,李达、毛泽东等代表有力地搂在一起,动情地唱起了: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热血已经沸腾我看到这儿也感觉特别充满希望,感觉中国人马上就要站起来了。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在中国共产党员不畏艰辛和生死的带领下,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虽然失去了很多生命,但是,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电影结束回到家,有的地方看不懂,路上,爸爸重新给我讲解了一遍。看我对共产党的故事感兴趣,爸爸还给我讲了小萝卜头、王二小、刘胡兰、邱少云等等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
如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了,祖国大地处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们欢声笑语,安居乐业,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我为有这么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中国人再也不用受压迫和剥削了,我要牢记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我要努力学习,想做一个电影里李达口中的火种,希望以后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电影观后感(篇9)
风云激荡百载去,龙腾神州七十年。一百年前,无数革命先辈目睹满目疮痍、经历战火的洗礼,用镰刀锤头铸下金星五颗;一百年前,多少位仁人志士奔走呼号、救亡图存,让中华民族得以薪尽火传、滋养出累累硕果。
《1921》聚焦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生动形象的诠释了是历史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深刻道理。也展示出一个个早期党内俊杰解危倒悬、奋袂而起,荡涤山河、革故鼎新的青年风貌与革命品质。
昔日嘉兴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已然劈波斩浪、一路引航成为承载中华民族的巍巍巨轮。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百年筚路蓝缕,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前仆后继带领中华儿女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巨大飞跃,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伟业。现而今,金戈铁马已被高速公路不息的车流取代;战火硝烟也被街头巷尾的璀璨霓虹消融。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勇立潮头的革命精神始终永葆青春。
懂得来处、知晓归途,作为新一代共产党人,我们更应继承红色基因,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牢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使命,实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牢记百载峥嵘,奋力擎笔续写。
上面的这些是网小编专门整理的电影《1921》观后感精选1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